孟晚舟:不要选择和机器竞争的职业,萝卜无人车会是特洛伊木马吗?
发布时间: 2024-07-16
最近,“孟晚舟建议不要选和机器竞争的职业”话题一经发布,网友议论纷纷,一跃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更是达到了1.8亿的阅读量。
此话题又一次将人和机器放在对立面,与此同时,“AI取代人类”的话题再次回归。
人工智能时代,究竟是是科技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科技的出现,是为了释放双手,还是彻底“放弃双手”?
小编不禁想起前几天爆火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带来科技感的背后是700万网约车司机的失业危机。“被取代”的焦虑也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爆发,这次是出租车司机,那下一次是否就会轮到自己?打工人又将何去何从?
“苕萝卜”整顿交通,砸掉700万网约车司机饭碗?
截至2024年5月31日,网约车司机注册量超过 700 万,然而随着“苕萝卜”的上路,700万司机的岗位变得岌岌可危。
近日,百度在武汉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累计拿下500万个订单。但据武汉交通局回应,这仅仅是400辆“萝卜”的业绩。单量车的接单率属实令人震惊。
“萝卜”相较人类,最大的优势则在于它24小时不停歇接单,不知疲惫。按照接单时间简单换算,一辆萝卜至少取代2名司机,投放的400 辆萝卜就砸了 800 名司机的饭碗。如果全面推广无人驾驶,必然引发大量司机的失业。
机器无法取代人类的一大原因在于机器没有情感,如今,这一饱受诟病的劣势却也成为了超越“脾气火爆”司机的优势所在。
在出行途中,萝卜不会因为你是外地人而绕路,也不会因为你出行距离太短而拒载,顾客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节空调,绑定音乐软件尽情放歌。规避了人与人之间社交的一系列麻烦,简直是i人的福音。
更更更吸引人的是,按照网友晒出的账单,现在处于推广期的萝卜快跑无人出租极其便宜,7公里只要5块钱,试问,哪个网约车平台能相媲美?
萝卜爆火,网友炸开了锅
面对萝卜的爆火,网友对此纷纷发表看法。
其中有对于新事物体验的渴望:
也有网友认为:"落后就会挨打,但前进也需要代价"。并且逆向思维,提出新构想:司机可以买无人驾驶车辆,然后坐在家里就可以赚钱了,说不定比现在还好!
针对此现象,小编的看法是:
虽然萝卜的上路带来诸多便利,但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失业危机和智能引发的就业危机。如今正在跑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司机面对无人驾驶的威胁又将何去何从;年轻人又将来如何选择就业方向,才能没有"被取代"的焦虑?
机器入侵,打工人何去何从?听大佬谈AI
让我们来听一听大佬们是如何看待AI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的。
巴菲特:任何劳动密集行业都可能会受到AI的威胁
在5月4日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被誉为“股神”的九旬老人巴菲特谈到了AI及AI对人类工作的影响问题。
当被问及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时巴菲特表示,我的最大问题是我对人工智能并不完全了解。我认为任何劳动密集行业都可能会受到AI的威胁。
对于AI的出现,巴菲特还做了一个比喻:
我们此前发明核武器的时候,已经‘让精灵跳出了魔盒’,而且精灵已经回不了盒子了,这是很糟糕的。而我觉得人工智能也是类似的情况。我现在只是希望这只精灵能够做些好事。
孟晚舟建议不要选择和机器竞争的职业
2016年,孟晚舟在演讲中曾表示,她建议儿子一定不要选择和机器竞争的职业,当他毕业时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未来10年、20年,很多的工作将会被机器承担……择业时要考虑还有什么工作是机器承担不了的。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他的书《AI.未来》中,对未来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做了系统的分析。首先,他将工作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然后将每种劳动按照受人工智能影响分为四个区:
根据分区结果来看:
-
对于体力劳动从业者,越倾向于弱社交,工作内容结构化,越容易被替代,如流水线工人,洗碗工等,越倾向于高社交,非结构化的技能,越安全,如老人看护,训狗师等;
-
而对于脑力劳动从业者,越是弱社交,优型化的工作,越容易被取代,如简单翻译,核保人等,越是高社交,非优型化的工作,越安全,如心理治疗师,CEO等
-
本次热点事件主人公司机处在体力劳动的慢变区,虽然无人驾驶给司机带来失业的可能,但无人驾驶行业的扩张速度并不会很快,企业需要考虑现金流压力和成本回收时长的问题。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AI无法真正替代人,顶尖人才仍可改变世界。
7月11日举办的2024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在谈及人工智能发展时表示:在我看来,在可见的未来是无法去真正地替代人的,特别是顶尖的人才,仍然可以改变世界。
未来可期
面对“萝卜”带来的就业冲击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未来的工作模式和职业选择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从巴菲特对AI威胁的警示,到孟晚舟对选择职业的建议,再到李开复对未来工作的分析,观点各异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需要不断适应和寻找自己的独特价值。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失业风险,但也为新的就业形态和经济模式提供了可能。如何平衡科技进步与就业保障,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1]https://www.chinaz.com/2024/0508/1615143.shtml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261095221160493&wfr=spider&for=pc
[3]https://s.weibo.com/weibo?q=%23%E5%AD%9F%E6%99%9A%E8%88%9F%E5%BB%BA%E8%AE%AE%E4%B8%8D%E8%A6%81%E9%80%89%E5%92%8C%E6%9C%BA%E5%99%A8%E7%AB%9E%E4%BA%89%E7%9A%84%E8%81%8C%E4%B8%9A%23
-